潘海波家住在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从小在成昆铁路边长大。他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更是成昆铁路上第一代彝族火车司机,长大后的潘海波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通过努力考入了火车司机的队伍。
潘海波在值乘“慢火车”。舒周 摄
2012年,潘海波33岁,成为了成昆铁路5633/4次“慢火车”的火车司机,也是单位里数一数二的重点列车司机。
从那时起,成昆铁路上的人突然变得多了起来,求学的学生、经商的商人、打工的青年……潘海波通过“慢火车”看到越来越多的彝族老乡背着大包小包走下了山,做起了生意,搬进了新房。原本沉寂的小山村,一下子鲜活起来了。
十年间,潘海波通过“慢火车”认识了创业发家致富的依火伍沙,“三好学生”吉米木和“贩鹅大王”王昌喜,了解到了“女强人”阿洛阿妈的故事。他们从大山里走出来,努力让自己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在值乘“慢火车”的日子里,潘海波经常会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他们的脸上笑容多了。有时候在车站停车的时候,碰到那些熟悉的老乡,潘海波还会和他们打招呼,他们爽朗地回应着潘海波,脸上洋溢着慢火车带来的从容、幸福和自信。
潘海波一直想着把“慢火车”开得再平稳一点,让老乡们乘坐“慢火车”的体验感更好。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潘海波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出了与成昆铁路线路和运输特点高度融合的“全程贴线跑”和“灵活对标法”两种特有的操作技巧。经过多年的完善和调整,现在“慢火车”能够保证全年正点率在95%以上。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凉山旧貌换新颜。通过“慢火车”的驾驶室,潘海波的视觉感触更加深刻。从前,很多车站的“烂泥巴路”变成了硬化水泥公路。村村都通了干净方便的水泥路,并且安装上了路灯。以前老乡家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现在很多人家里都买了摩托车和小汽车。还有过去沿线的学校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学校操场也是“泥草地”,现在的学校都变成了整洁明亮的三层楼房,操场也修建了漂亮的塑胶跑道。
潘海波在学习操纵“复兴号”列车。舒周 摄
“老乡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也越来越有盼头了。今年1月10日,‘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进大凉山,大凉山进入了动车时代。”潘海波兴奋地讲道。
如今复兴号成为老乡们出行的首选。随着新成昆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全线贯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加入成昆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机车乘务员的队伍也成为潘海波的新目标。
今年5月,潘海波向车间提出申请,想成为“铁骑先锋”复兴号车队的一员,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潘海波终于有机会参与其中。
现在,潘海波每天和他的动车司机同事们都在学习培训,为了能够开上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的第一趟复兴号列车而努力。
成昆铁路上“慢火车”、普速客车和复兴号三车交汇。胡浩燃 摄
从“慢火车”到“复兴号”,从40公里的时速到160公里,潘海波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要为我的老乡们服务,为他们开好每一趟车。未来,潘海波将驾驶着复兴号列车,用更快的速度见证大凉山的全新变化。(巩惠玲 舒周 马志鹏 余培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