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 寇伟 寇通 摘要:研发物探设备的目标是要在实践中能够取得好的应用效果若要探测仪的性能指标和功能符合实际需要,就必须了解应用行业的需求、懂得专业知识,只有自己能够把开发的仪器用好,才能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做出符合行业需求、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推广应用的好产品。
初涉找矿勘探行业,浅论一些学习心得 三、构造与矿体、矿床 1、裂缝、构造与成矿 我对于构造成矿的初步理解是:绝大多数热液活动都与断裂构造有关从地壳表面向下看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裂缝;而从岩石圈向上看也会存在大大小小的裂缝,这些裂缝或多或少与地壳上部裂缝有一定的连通性。
一旦出现地壳活动、发生较大的拉伸或挤压,幔汁就会在高地压的作用下沿裂缝上侵,要么形成火山喷出地表,要么填充裂缝逐渐冷却形成各种形式和种类的矿或非矿岩石首先在岩石圈要有一定的缺口或裂缝,幔汁能够通过其进入地壳;其次在地壳内部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裂缝,形成热液上侵的通路;再次是热液到达地壳浅中部后沿断裂构造分布形成各种各样的矿脉、矿体和岩层。
热液上侵、冷却、成矿或成岩可归类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在地壳裂缝较小但较为通透时,热液上涌的速度快,在某个气孔强烈地喷发出地表形成火山由于液体岩浆与围岩还没有来得及产生碱交代作用就喷发出来了,没有蚀变成矿的时间,喷出岩浆只能形成火山岩,只是在喷发通道内存在少量的矿脉。
二是在类似印支构造期或燕山构造期这么大的地壳运动,深部地壳的高温变质和熔融作用,形成巨量岩浆的侵位与喷发,并造成新生地壳的显著增生和原有地壳的重新调整,大量地幔物质进入地壳、缓慢冷却后形成大面积的侵入岩,仅有侵入岩与上部和侧围接触面部位有可能发生碱交代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
三是那在不同时期都可能发生的、小规模热液沿通透性较差的裂缝或其它开放空间侵入充填,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逐渐减弱、与围岩产生碱交代作用的时间由短到长,由下至上不同深度发生蚀变的厚度、析出矿元素的种类都大不相同,按照断裂构造形成热液通道分布形态的不同,硅及矿物质迁移、重聚、沉淀成矿的形态和体量亦不相同。
2、矿脉与蚀变带 热液通过裂缝上侵过程中肯定要与围岩产生碱交代蚀变作用,具体形成矿脉的厚度及围岩蚀变的深度,不但与裂缝大小、深度位置及热液的酸碱性、上侵速度、温度、压力等内在因素有关,同时还与围岩的岩性、厚度、易硅化程度、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等外在环境相关。
一方面在裂缝侧面热液矿物沉积及围岩蚀变会形成宽度几厘米到几米的矿脉,同时围岩蚀变也会导致形成一定厚度的矿化带,具体主要取决于围岩的成分、加热温度及蚀变反应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裂缝侧面出现次级断裂、裂隙等开放空间时,热液会在压力作用下侵入其内并产生交代作用,生成与构造空间分布形态一致的矿脉,同时与围岩通过蚀变作用生成厚薄不等的矿化带。
另外,在岩性活泼或微细裂隙比较发育的情况下,交代作用可以发育的很强烈,形成各种各样的复脉、网脉和浸染矿化带 3、矿脉与矿体、矿床 热液成矿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是矿物质来自碱交代,热液中的矿物质与酸质共同络合迁移,然后在构造空间分带沉淀成矿。
在不同深度、压力、温度等条件下热液与围岩碱交代蚀变最先生成的是晶变程度较高、含硅量占比较大的矿脉;其次是矿脉外围晶变程度稍差、蚀变程度较高、含矿物质富集的矿化带;然后才是受热液影响但蚀变程度较小、含矿物质低于工业品位的岩层。
矿脉与矿物质富集分带共同构成了矿体,矿体组合达到可开采规模即为矿床热液侵入并成矿的这些构造空间,都与断裂构造相关当出现地壳活动发生较大的拉伸或挤压时,幔汁就会在高地压的作用下沿裂缝上侵,要么形成火山喷出地表,要么填充裂缝逐渐冷却、形成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矿或非矿岩石。
由热液作用成矿的矿体,在地下较深部热液主通道两侧的矿化度高、围岩蚀变成矿明显,以脉型矿床为主;在中深部热液沿次级断裂、断层侧分侵入作用成矿,形成带状、层状矿床居多,主要包括石英脉矿、矽卡岩矿、角砾岩矿床等等;而在浅层和浅中层,热液的压力和温度降低,断裂、裂隙、孔隙等容矿空间散布,多形成沉积型矿床、斑岩型矿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