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位置 矿区位于神木和府谷两县境内,故称“神府矿区”北起省界与内蒙自治区相邻,南抵神木县北10公里的麻塔沟,东起5-2号煤层露头,西落54、32、60号钻孔连线南北走向长60公里,东西倾斜宽15—50公里,面积约2150平方公里。
(一)公路 开发前通往矿区的仅有西(安)—包(头)公路通过神木县城,矿区内各煤窑和村镇之间仅有简易公路或大路相通,交通闭塞 为了解决神府东胜矿区的公路运输,1986—1990年建成了包(头)—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全长303公里。
神府矿区各施工矿井间公路已建成60余公里,并与包(头)—神(木)、西(安)—榆(林)、神(木)—保(德)等公路相连,南到西安850公里,北距包头市260公里 (二)铁路 矿区开发前无铁路1984年筹建时期,着手规划铁路运输网的建设工程。
1986年8月,包(头)—神(木)铁路全线施工铁路北起包兰线的万水泉车站(包头市),横穿内蒙伊克昭盟,南抵神木县大柳塔车站,全长171公里,设计年运煤1000万吨铁路沿线气候寒冷、风沙弥漫、流动沙丘、盐碱地和煤矿采空区等自然条件对施工造成困难,全线桥梁80座,涵洞350座,施工颇为艰难。
施工的1.2万余名铁路职工和陕、蒙民工,经过两年零八个月拼搏,圆满地完成了全线建设任务1989年4至10月临时运营煤炭30万吨,10月9日在大柳塔召开了通车典礼大会,李鹏总理及陕西、内蒙各界领导出席了大会。
1990年运出煤炭201万吨 神府矿区第二条运煤铁路神(木)—朔(县)线,全长271公里,年运量2000万吨神木与大柳塔以南已铺轨22公里,府谷黄河铁路大桥、梁家山隧道、蛇口峁隧道(长5804米)等重点工程已进入紧张施工。
预计1995年建成通车 规划中的第三条运煤铁路线,神(木)—港(黄骅港)线长约600公里,年运量3000万吨,预计“八五”计划期间施工二、地形地貌 矿区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缘和毛乌素沙漠东南边西北高,东南低。
一般标高为+1000—+1300米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严热,温差悬殊最低气温零下28.1℃,最高气温38.9℃,最大冻结线1.46米 矿区内沟谷纵横,梁峁相间,乌兰木伦河、窟野河由北向南纵贯矿区,河谷较宽,断续分布有一、二级阶地,为矿区建设提供了场地;牛特川把矿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是神木区,为首次开发区,东部为新民接续区。
三、矿区供电 筹建时电源引自天桥水电站1988年开工新建塔店2×1.2万千瓦火电厂,1989年9月竣工并网发电规划中的2×10万千瓦火电厂,前期准备工作已开始140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已与矿区贯通,矿区内35千伏、6于伏输电线路70余公里和在建的矿、厂所属变电所均建成运行。
矿区光纤通讯线路已基本建成,矿、厂之间已通话,并与西安、呼和浩特、北京市直接通讯 四、供水 矿区初期用水取自乌兰木伦河沿岸潜水或泉水,后期供水水源地为秃尾河上游沟岔之潜水或泉水1990年底,大柳塔小区、各施工矿井及附属厂房供水管路已全线开通。
审定的矿区开发建设规模一期为1000万吨/年,二期为3000万吨/年,最终为6000万吨/年 一期建设的矿井主要布置在乌兰木伦河上游地区1990年以前开工兴建矿井6处,能力750—1050万吨/年,以及为矿区初期生产服务的水、电、路、附属辅助厂、洗选厂、职工住宅工程等。
矿区煤炭开发历史悠久,1988年陕西省考占研究所陕北考古队和榆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神木县窟野河上游秦长城进行了调查调查记中记叙:“城垣直接在沙土上夯筑而成,夯层厚16—19厘米,两层夯层中夹有一层石头、石板或石块……有的还夹夯煤炭灰和未完全燃烧的煤渣”。
考查证明在公元前295—前251年陕北已用煤作燃料,并具有煤炭简易开采技术的出现,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烧煤最早的唯一记载 《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词天封苑火井于鸿门”《汉书·地理志》西河郡鸿门条下班固自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中出也”。
鸿门在神木县 沈括(1031—1096)任富延路经略使期间,曾踏勘了陕北的石油和石炭在其所写的一首诗中记述:“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代人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反映宋代陕北居民已广烧煤炭,可与国都洛阳相比。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府谷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榆林县志》、民国24年(1935)胡荣铨所著《中国煤矿》等历史文献记载:清代神木县开采的煤窑5处(当时所开的大砭窑至今仍在开采),府谷县也有煤窑5处。
民国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神木、府谷两县的小煤窑开采较为普遍建国后,在两县境内建设了少数地方国营煤矿1978年以后,社队、乡镇煤矿逐渐增多但由于地域偏僻,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对这一丰富的地下“黑色宝库”未能大规模开采。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老少边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人民的关怀;煤炭建设战略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故神府煤田的开发逐渐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1984年12月成立了“中国精煤公司筹备处榆林地区分公司”,1985年6月,根据华能精煤公司(1985)31号文将分公司更名为“华能精煤公司榆林地区分公司”,1986—1987年陕西省政府以陕政发(1986)185号、(1987)14号文件决定在榆林分公司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神府煤田开发经营公司”,1989年7月陕西省政府陕政发(1989)147号文,更名为“华能精煤神府公司”,隶属华能精煤公司和陕西省政府双重领导,以精煤公司为主。
在此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神府矿区的建设极为关注,胡耀邦、赵紫阳、李鹏、李铁映、邹家华、宋健、吕正操以及国家计委、能源部、铁道部、陕西、内蒙省(区)负责人先后视察了矿区;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团体、技术专家也先后访问考察了矿区。
一、投资 1985—1990年,累计完成投资34867.45万元,其中矿建投资完成4342.59万元,占12.5%,土建工程投资完成13036.66万元,占37.4%,安装工程投资完成629.64万元,占1.8%,设备购置完成8943.01万元,占25.6%,其它费用完成5449.24万元,占15.6%。
二、矿井建设 截止1990年底,已开工建设的矿井有大柳塔、石圪台、瓷窑湾、前石畔、哈拉沟和郭家湾等6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750—1050万吨哈拉沟、郭家湾2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于1990年竣工投产,其它4处矿正处在紧张施工阶段。
累计完成井巷掘进3.6万米1990年底在建和投产的矿井设计施工情况是: (一)大柳塔煤矿 设计年生产能力300—600万吨,井田长13.8公里,宽10.4公里,面积131.54平方公里主要可采煤层为1。
-2、2-2、5-2,井田地质储量141908万吨,可采储量99336万吨,设计服务年限118年井田上组煤采用平硐开发,下组煤采用斜井开发工业广场位于大柳塔镇以南,神朔铁路大柳塔车站东侧 平硐开拓在2。
-2以上煤层,标高+1115米,运输皮带大巷设置在2-2煤层中,在1-2、2-2煤层中分别布置辅助运输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斜井开拓在5-2煤层,水平标高+978米,在5-2煤层中布置皮带、轨道、回风大巷平硐、斜井分区通风。
矿井初期在1-2煤层布置两个采区,2-2煤层布置两个采区,5-2煤层布置三个采区七个综采工作面,可满足600万吨/年设计能力能源部批准引进一套进口高产高效综采机组(正在进行设备选型),预计1993年前后即可按装。
矿井大巷为皮带运输,从采区、大巷,直到地面洗煤厂,用一条4.7公里长的大皮带贯穿井上下,小时运煤能力2000吨以上矿井采掘全部机械化,安全监测自动化,井巷支护锚喷化,大巷运输皮带化,机械设备标准化一期达到300万吨/年生产能力时,全矿职工控制在1000人以内,实现高产高效。
矿井分两期建设,1992年底建成300万吨的一期工程,即井巷工程为40047米,投资3.24亿元1990年底共完成投资11135.63万元,累计完成进尺16767米,占设计总进尺的41.9%,地面建筑施工面积43212平方米,竣工面积29904平方米,占69.2%。
1栋办公楼、2栋家属楼、4栋单身楼,食堂、矿井地面联合建筑、机修厂、供应仓库等12项永久建筑,全部建成交付使用 (二)石圪台煤矿 井田长8.5公里,宽8公里,面积65.7平方公里主要可采煤层为1-2
、2-2、3-1、4-2井田地质储量103047万吨,可采储量72133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一期300万吨/年,最终为5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111年 矿井采用斜井开发工业广场位于石圪台村北,包(头)—神(木)铁路石圪台东站东侧。
井田划分为两个水平,分别开采上、下两个煤组第一水平标高+1122米,开采2-2以上煤层初期主要开采1-2以上煤层,辅助运输轨道大巷置于1-2煤层中,皮带运输大巷设在2-2煤层中,以利于煤仓设置当1-2
、1-1上煤层开采完后,再于2-2煤层中开掘2-2煤轨道运输大巷矿井采用分区通风井田分水平,联合布置采区 矿井初期布置四个采区,开采1-2上、1-2煤层一个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四个工作面的生产能力300万吨/年。
采区及工作面运输巷道均采用胶带运输,辅助运输采用低污染防爆内燃机车牵引矿车运输后期开拓3-1以下煤层和上组煤共同形成的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原煤直接上仓,由地面筛选系统处理后,经石圪台车站装车外运 1990年底,共完成投资3475.48万元,掘进进尺3937米,地面建筑施工面积27130平方米,竣工面积12797平方米。
(三)前石畔煤矿 井田长9.8公里,宽8.3公里,面积为81.3平方公里主要可采煤层为2-2、3-1、4-2煤层,井田地质储量为99688万吨,可采储量69782万吨,初期设计能力为45万吨/年(华能精煤公司与绥德县合资建设),最终设计能力为4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125年。
矿井采用斜井开发,工业广场位于前石畔村北,包(头)—神(木)铁路瓷窑湾车站东侧 井田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1073米,开采3-1以上煤层初期主采2-2煤层,皮带运输大巷设在3-1煤层中,以便于采区煤仓布置。
在2-2煤层中布置辅助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2-2煤采完后,再在3-1煤层中布置轨道运输大巷矿井为分区通风 矿井初期布置三个采区,开采2-2煤层,共布置四个综采工作面设计能力400万吨/年采区及工作面运输均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低污染防爆内燃机车牵引矿车。
煤由地面筛选系统处理后,直接上仓由瓷窑湾车站装车外运 1990年底,共完成投资1672.75万元,掘进进尺1481.5米,地面建筑20277.28平方米 (四)瓷窑湾煤矿 井田长2.4公里,宽2.3公里,面积为5.5平方公里。
可采煤层为2-2煤层,井田地质储量为4000万吨,可采储量为280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44年(华能精煤神府公司与佳县合资建设) 矿井采用斜井开发,工业广场设在瓷窑湾车站北3公里处。
井田单水平开采,标高+1120米主要巷道布置在2-2煤层中,胶带输送机运煤,防爆低污染内燃机车牵引矿车担负辅助运输矿井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全井田划分四个采区 矿井初期布置两个采区安排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一个滑移顶梁炮采工作面,均开采2。
-2煤层采区主运输为皮带,顺槽为链板输送机 矿井设计概算为2455万元,1990年底共完成投资1132.65万元,掘进进尺3131米,地面建筑施工面积6909.2平方米,竣工面积3581.29平方米 (五)哈拉沟煤矿
井田长4公里,宽2.2公里,面积为8.8平方公里主要可采煤层为2-2煤层,井田地质储量为6572万吨,可采储量为460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一、二期为30万吨/年,最终为6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65年(华能精煤神府公司全额贷款给神木县建设)。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水平标高+1194米,开采2-2以上煤层主要巷道布置在2-2煤层中,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防爆低污染内燃机车、矿车组列中央并列式通风全井田划分为四个采区,采区长1—2.5公里,宽0.8—1.6公里。
矿井初期布置一个采区,两个炮采工作面,生产能力30万吨/年,后期提高机械化程度达到生产能力60万吨/年1990年底,已建成试生产 (六)郭家湾煤矿 井田长6公里,宽4.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
主要可采煤层为3-1、4-2煤层井田地质储量为7077万吨,可采储量4954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一、二期各30万吨/年,最终为6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69年(华能精煤神府公司全额贷款给府谷县建设) 矿井为平硐开拓,主要巷道布置在3
-1煤层中,初期开采3-1煤层主平硐及运输大巷采用内燃机车牵引,一吨矿车组列运输中央并列式通风井田划分为七个采区,采区长1.1—1.5公里,宽0.6—0.8公里 初期布置一个采区,两个炮采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
后期提高机械化装备,达到60万吨1990年底试生产 三、地面建设 除前述的铁路、公路、发电、输变电、供水等地面工程外,1985—1990年,大柳塔小区房屋竣工面积约8.5万平方米 大柳塔小区工业性建筑工程有洗选厂、机修厂、供热站、煤气站、污水处理站、物资供应站、预制构件厂、哈拉沟水厂等。
除预制构件厂在1990年底投产外,其它工程正在施工 大柳塔洗选厂位于大柳塔小区南端,神(木)—朔(县)铁路线大柳塔装煤环线附近原设计洗选大柳塔矿井、活鸡兔矿井和地方煤矿的原煤,设计年处理原煤600万吨。
风选和水洗两种生产工艺一期工程总投资为6368万元洗选厂原煤加工及装车系统于1989年4月开工,1990年底完成投资3031万元主厂房、贮煤仓、皮带栈桥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 大柳塔小区居住区建设工程有:矿区指挥中心、电讯楼、矿区医院3项工程,面积13434平方米,已建成交付使用。
1990年开工新建家属楼18栋,施工面积41842平方米;新建十字单身楼3栋,施工面积9024平方米;文体中心施工面积8678平方米,24个班的小学校舍施工面积4510平方米,1991年竣工 四、生产
“七五”期间,矿区主要任务是基本建设,销售的煤炭多系收购地方煤矿所产的原煤和矿井建设中的“基建煤” 1988—1990年矿井建设中的“基建煤”累计为39.1万吨1987—1990年共运出原煤173万吨,其中收购的小窑煤约133.9万吨。
煤炭主要销往天津、北京、江苏、浙江等地 五、职工队伍 华能精煤神府公司机关设17个处室,辖属矿、厂、院、校、运输公司等7个单位和正在筹建的机修厂、文体中心、学校、供热站等单位1990年底有职工3070人,其中正式职工975人,占31.8%,其余为农民协议工、临时工。
机关干部33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190人 公司所属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向专业施工队伍发包,自身承担的建设任务有限1990年5月统计,参加神木矿区建设的施工队伍来自22个省(市、区),有380余支队伍,约十余万大军云集在塞北高原,为建设一个新型能源基地而各显神通。